• NEWS最新消息
  • OBL TEAM 歐北來團隊
    • Experience 經歷
  • OBL TOUR 島嶼拼圖
  • Limited Tour 歐北來極限定
    • 2018 Summer
    • 2017 Summer
    • 2016 Winter
  • Feedback 參與者心得
  • BLOG 故事在路上
  • WORKS 完成專案
    • 2018 Penghu Arts Festival菊島微型藝術祭-大風吹
    • Bunun農地農用
    • Tree House 歐北來樹屋:靠!原來這樣也能活
    • Publishing 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
    • Renaissance Taiwan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OBL Nomads 歐北來移動部落 >
      • 移動部落大小事
  • Film影像紀錄
  • Store
    • Product 產品
    • Activity 活動
  • CONTACT與我們聯絡
OBLTAIWAN

晶晶:在這個小島上我學這感受生活的美

10/30/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晶晶


Hey!
大家好,我是晶晶~

參加了將軍甌北RUN,認識了將軍澳。日子其實可以過的很簡單,在這個小島上我學這感受生活的美。
去了將軍澳怎麼可以不跳港!
0 Comments

廖俐雅:是他們 讓我瞭解 怎麼從大自然的角度看事情 

10/29/2013

0 Comments

 
图片
photo by 李國強
作者:廖俐雅 原文出處

不是第一次來到石梯坪
也曾是那個來看看海拍拍照 停留半個小時上個廁所就走的人
車子開在台11線的路上 一條曾經我只停留在民宿和大景點的路上
現在才發現原來當時錯過的那麼多

部落的大哥說:「大自然會在對的時間給你需要的東西 冬天快到了 大海把木頭送來 讓我們有柴可以燒 時間一到 又會把它帶走。」

是他們 讓我瞭解 怎麼從大自然的角度看事情 

第一次對東北季風有那麼深刻的體認 
第一次爬上沒有柏油路沒有步道的山 踩著前面大哥的腳印 一步一步的 很安心 
第一次坐卡噹車 當部落裡的人跟我們招手 那感覺像是陌生人這三個字不再存在 

都市生活中
機器變得越來越像人 人變得越來越像機器
在港口的這兩天 很專心的生活 深活 
因為專心 沒有時間滑手機 甚至沒有時間拿起相機拍照 
單純的只想好好把握在這裡的一切 
深深的吸著每口氣 深深的用心去感受
海浪的力量 土地的溫度 東北季風的強度

謝謝 Makotaay 我會再回來



還有 我是真的想學很帥的開酒瓶和生火!!!

photo by 李國強 
我是真的一張照片都沒有來得及拍:(((
0 Comments

嘉玲:走進部落是打開一本故事書

10/28/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許嘉玲 原文出處


一邊整理相片一邊重新回憶那兩天的生活,把繁亂的生活撐開,所遇見的人事物可以在記憶裡維持好長一段時間。

走進部落是打開一本故事書,跟著部落裡的人們一步一步地走過每一篇圖畫和閱讀了每一篇故事,開始動筆寫下這兩天發生的事情,雖然當下專注於拍照就會無法塞進其他事物的壞習慣錯過了一些細節、故事和話語,但是有許多畫面還是深深印進腦海,得到了好多想要用畫筆好好記錄的畫面!
晚上的分享會上,詠恩的歌聲成為歌曲裡的傳訴者,讓我們這群人透過音樂,連接起另一種新的情感,得到每一首歌曲裡的故事還有歷史,也連接起更深的人與人的互動。

在大自然裡得到的生活智慧還有好多很美的畫面,這兩天的生活還有和大家的相處,存在著一股溫和而堅定且安靜的力量,在忙碌的高壓下更讓人珍惜。在這趟旅程裡遇到像家人的你們,彼此分享,還有同心協力地做了好多事情。
耶,真的很謝謝你們,謝謝馬遠,謝謝在這兩天裡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0 Comments

千琪:在馬遠遇到了一群像家人一般的夥伴

10/28/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洪千琪 原文出處

馬遠部落。

是一個非常溫馨又可愛的部落
短短兩天的旅程
一切的感動無法一一細說

聽著詠恩分享著部落的故事
就好像被捲入歷史的洪流,回到了過去
回到當時上山尋根的辛苦與感動
彷彿跟著Aki的步伐,踏著每一步的溫度
深刻的感受到那一份 跟著前人的腳步就不會出錯 的安全感
就像是自己在鏡頭前掌鏡,近距離地紀錄著部落的故事。

上山狩獵對平地人來說是多麼難得的經驗
他們就像是教導自己的後代一樣的帶我們上山
告訴我們應該要抱持著嚴肅的態度出發狩獵
  抱持著如此感恩的態度感謝賜與的獵物

在馬遠
遇到了一群像家人一般的夥伴
一點都不會有陌生的距離感
打從心底的認同這裡真的就是我們的家


這兩天的體驗非常的深刻
謝謝參予的各位 謝謝馬遠!!
0 Comments

Urania:這兩天,雖然短暫,相信會留在我心中一輩子

10/28/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Urania Cho 原文出處


到了花蓮這個地方,到了馬遠,
讓我有種很感動的感覺。
一個最陌生從未到過的地方,
也可以讓我有這種親切溫暖的感覺。

很感謝,
詠恩、bai、詠恩的媽媽,
很熱情的真誠的對我們好,
不管你從哪裡來,來到馬遠,大家都是一家人。

這兩天的部落人,
讓我體會到在台北生活,
甚至是我台中的家,體會不到的。

這裡就像是大家的家,
大家聚在一起總會有一股力量,
帶給大家更深刻的情感,
詠恩分享了他家鄉的所有一切,
包括音樂、家族故事、打獵、竹筒飯、麻糬、烤肉、在山上的所有一切。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詠恩的音樂分享,
腳印、寫給bai的歌,還有月亮、小螞蟻的歌,
雖然都是很簡單的詞,
但唱出來卻有一層一層的情感,
每次聽都一再的被感動,
像是這個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詠恩把他的故事告訴我們,
讓我們一起了解布農族語的意思,
這些音樂給了我們力量,

我也從中想到我的家人、朋友們,
曾經發生的事情,
讓我反覆的再思考,
往後我應該怎麼做。
馬遠帶給大家無限的希望,讓大家重新出發。

很感謝馬遠的朋友們,一起和我們分享台灣這塊美好的土地,
讓我重新認識了花蓮這麼地方,
從來沒到過的地方,
從未走過的山路,
從未體驗的分享感受,
從來沒上山打獵過,
從來沒有拿過獵槍、一起祈禱,
大家都很勇敢的把他走完、一步一步跟隨著前一個的步伐,
在走這些路的時候,其實我並不害怕,
反而有種更想往上爬的感覺,
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可能一輩子就只有這一次了,
這兩天,雖然短暫,相信會留在我心中一輩子。

我想,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我會更珍惜身邊的每位朋友,
也會讓更多人學習分享。

我們有馬遠,
有我們的家人,
有台灣這塊土地,
是多麼美好,多麼幸福,謝謝你們。
0 Comments

久芳:在他們眼裡,我看見對文化與祖先的尊重、熱忱

10/28/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Joyce Peng  原文出處


「歡迎回家!」是我在馬遠聽到的第一句話。
心裡好不踏實

第二天的早上
我和發發在路上亂走,正在想要怎麼走去溪邊,便隨口問了路人:「溪邊怎麼去阿?」
這才驚覺自己真的把這裡當成一個很舒適的時空
回想起城市裡的自己,每次問路總是說:「不好意思,請問XX要怎麼走?」別人回答完還要很禮貌地小小鞠躬
卸下了語言、社會價值等包袱
面對最真的自己
於是
旅行才真正開始


詠恩回頭指向背後的高山
那是我們祖先遷徙下來的地方
幾千公尺的高山,徒步下來,帶著家當、小孩、長輩
難度之高,令人無法想像
試爬小山的體驗中
前面的人總是轉頭說:「這顆石頭會滑,不要踩!」
「跟著前面的腳步,才不會跌倒」
抑或是時不時伸向我的手
我們一點也不像才認識幾個小時的夥伴
踩著泥土往前
踏上回家的路

吃大鍋麵
分享烤肉
合力搗麻糬
肩並肩挨在小卡車上
互學對方說話的語氣
看世界的角度從「我」到「我們」
充滿了力量
學會了分享的重要性

這一趟
有太多的知識要學
採山蘇、作記號、打獵、作竹筒飯、串珠珠項鍊、射箭等等
老師從小朋友、青年、中年的獵人與姑媽,到老年的Bai
都很專業
在他們眼裡,我看見對文化與祖先的尊重、熱忱
在他們的對話與互動裡,我看見傳承
這些高深的技巧,都像是信手拈來
不禁反問身為漢民族的自己
根在哪裡?
文化是什麼?
對於漢文化,瞭解多少? 又作了些什麼?

越往下挖,越覺得空,當掏空了,再重新填滿,這樣的心才是充實的
想要做的事情太大,回頭思考,自己真的做的很不夠,是很深的對自己的懷疑
觀摩別人怎麼做的同時,回頭想想,我們手上的資源是什麼,我作了什麼,於是又踏實了些,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做出對這個社會有義的事,這就夠了!

這趟旅程
我好像在前進,又好像原地踏步,但這是種扎實的感覺,把每一步都踏穩!

傾聽內心的聲音,享受純粹的感動
從「我」到「我們」

耳邊再次想起詠恩的腳印
「我一步一步一步 走向歸家路」
想起阿達問我們的
「當獵人願意分享獵場,你是否也願意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也分享呢?」

謝謝夥伴們,謝謝阿達、詠恩、Sai、Bai、姑媽、獵人,謝謝馬遠


2013/10/19,20
久芳 花蓮馬遠部落
0 Comments

湘芸:即便自己擁有的再多,沒有【分享】,還是一無所有

10/23/2013

0 Comments

 
图片
攝影/ 蔡昇達
作者: Xiang Yun Deng


時候到了,一陣風,將我吹進了桃樂絲般的馬遠部落

或許
有點慌
有點忙
有點亂
還沒整理好的情緒與變化
像個孩子般地躲進了這塊土地

想一個人好好用心聆聽這大地的聲音
不帶著任何錶,去感受時間在手中的流動
聽別人口中道出的感動故事,去釐清腦中那交錯的問題

當聽完【腳印】的故事,詠恩用天賦的嗓音去告訴我們他的心情
第一次,倔強再也止不住奪眶而出的眼淚
潰堤的淚水哭得唏哩嘩啦,當時真想放聲大哭
開始只想尋找一個感覺,卻找到了心中那揮不去的陰霾
踏踏實實證明我不會是一個人去面對好多
一個勇往直前的人,背後要有多少無數的傷痕才能造就呢?
要有多少勇氣才能面對過去的刻苦銘心呢?

我們曾在一起歌唱、準備食材工具、播種與採集、獵前祭槍、上山、進行神聖的打獵儀式。
【一個生命的死亡是為了另一個生命的延續】
將這句話烙印在心中為所有犧牲的生命至上無數感激
即便自己擁有的再多,沒有【分享】,還是一無所有
是我們該學的課題

這塊島嶼上還有很多不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著,記得從ME 到 WE的出發,學會共融。

在這,我還是那個小腦開發不完全的我,
在這,我還是那個愛玩耍的我
在這,我還是那個愛吃的人
在這,我還是那個躲進這世界之前的原來的我

但在這,我找到我心中迷失的聲音
但在這,我找到一大堆開該學的人生課題
但在這,我找到那最殷殷期盼的認同、存在感

謝謝你 我另一個家【馬遠部落】
謝謝你 歐北來
0 Comments

乃慈:只要是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

10/22/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乃慈

一直聽到有人這麼跟我說:
只要是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
最近因為工作到花蓮,這句話突然變得有點模糊。

家人,對我來說很重要。
雖然我常常義無反顧地想做什麼就做,貪心地覺得他們一直都在
但那天我離開高雄以後,媽媽告訴我,阿嬤哭了。

雖然在電話中,還是一派地不耐煩應答著媽媽叫我回家的對話
掛掉後,最惦記著的,是阿嬤的眼淚。

我心中也一直明白,很多事情不做以後,會討厭怯懦的自己
所以漸漸養成想做什麼就去的壞習慣。
在家人眼中,或許是個壞習慣。

但我所聽到的回應,通常都是他們的應諾。
只是這次,得到不一樣的聲音。

我自己的人生,想做的事情不只一件,總覺得很多都還沒開始,時間根本不夠,
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浪費,所以很想抓緊這些時間的腳步

或許,對於家人來說,他們已經覺得時間不夠多了
對他們來說,他們也在抓緊這些可以跟孩子相處的時間
阿嬤老了,身體也漸漸變差,或許害怕哪天就這麼離開了。

這次參加這個活動,雖然主要想更深入部落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但意外地在第一天分享會聽到詠恩對於家人的思念及想法很令人感動
長愈大,其實愈能體會傳統所帶給我的影響越深。
小時候總是覺得那些想法都是old fashion,後來才了解,有著箇中道理
遵循著傳統,再去創新,才是最根本的。

詠恩提到的遵循前人的腳步與帶給Bai的泥土這兩件事讓我印象最深刻,
從泥土這段,是爆淚的開始,雖然眼淚沒有滴下來,但心裡很澎湃,
彷彿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情景,因為那樣的思念真的太深了。

因為常常聽我阿嬤說著,她還想念著爸爸媽媽跟孩時的那些回憶,
但那些,都已經太遠了,也沒有辦法再重溫
或許是那樣的思念吧,讓我有一樣的感受。

家的這個概念,在這兩天也深深體會到了
然後就想回家了。

這兩天,除了感情層面的體會以外,其實有很多第一次都在這裡
非常難得,到達了我覺得一輩子都不會來的地方
第一次攀泥土(?)到我覺得很深的山上去
第一次在大半夜坐了很久的車上山打獵去,車子經過的地方,實在讓我有點驚嘆,
沒鋪過的路、石子路、水路、經過茶園(?)、起大霧、走著泥濘的路、聽著山下的槍聲。
第一次搗麻糬! 我超愛吃麻糬所以真是超開心的哈哈,雖然一臉鎮定。
第一次砍竹子做竹筒飯blabla真的太多了無法細數那些。

最後謝謝你們。活動策畫的你們、部落的你們。沒有這些幫忙我就無法體會這麼多。
再最後想對詠恩說,你的歌聲真的很棒 : ) 是開口前幾句就可以征服我的那種。
雖然現在已經在花蓮,到時無法再回台北聽你的比賽,但祝福你! : )
希望再有機會能再聽你live演出! 我很期待!
0 Comments

金怡婷: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看了多少美景,而是體驗當地的生活

10/21/2013

0 Comments

 
图片
作者:金怡婷 原文出處

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的活動,
來到一個溫暖人心的地方,捨不得離開的馬遠部落。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看了多少美景,
而是體驗當地的生活,不需要昂貴的飯店與酒菜,
而是跟著當地的人做他們會做的事、吃他們會吃的食物。

記得和大家一起爬著崎嶇又濕滑的山路、一起穿越大榕樹的氣根、
一起種植玉米與黑豆、一起採集山蘇、一起串琉璃珠、
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祭典、一起上山打獵、一起射箭、
一起搗米做麻糬、一起鋸竹子做竹筒飯,
在這裡,沒有競爭、沒有壓力,更不需要與時間賽跑,
只有和不熟識卻沒有距離感的大家一起互相扶持,
親身體驗當地的生活起居。

記得音樂分享會還有最後的心得分享會,
聽著部落遷移的故事、Bai與Aki的故事、
聽著詠恩寫的歌以及唱著布農族的歌,
當詠恩提及家人與過世的阿公Aki時,
讓我想起大一暑假照顧阿祖的日子。

只記得小時候偶爾會跟阿祖睡,念書之後相處時間也少了,
那兩個多月大概是我這生最常陪在阿祖身邊的日子吧!
也深深體會到只有家人會永遠在身邊,
阿祖只有阿嬤一個女兒但他有好多的孫子跟曾孫,
雖然大家都有工作要忙、有家庭要養、有小孩要照顧,
但大家出錢出力、輪流照顧,
那時候的凝聚與團結才知道何謂家人、何謂親情。
雖然當時候阿祖已經記不得我是誰,
叫著不是我名字的名字,
可是我卻覺得能待在阿祖身邊就好,
能陪阿祖走完最後一程就好。

比大家提早一天到馬遠到處走走看看,
謝謝詠恩與志豪帶我們上山看茶園、
讓我們處身在雲霧與樹叢裡、還到紅葉泡溫泉,
謝謝Bai離別時的禱告還有大家的擁抱,
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祝福與感情,
謝謝青年與小孩這兩天的相處,
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熱情與單純,
還有謝謝詠恩與Sai帶我們抓蝦子、撿檳榔葉,
還載我們到花蓮坐車。

很多細節無法一一道出,
很多感觸與收穫無法用文字表達,
但我知道你們都懂。

永遠記得和藹的Bai、親切的媽媽、深情的詠恩、
幽默的Sai、活力的阿達、熱情的青年們還有共進退的同伴們,
希望12/21.22還能在馬遠家與你們相見。
0 Comments

    Author

    參加過歐北來的活動之家人們的心得

    Archives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五月 2017
    十二月 2016
    九月 2016
    七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八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二月 2015
    九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七月 2013
    五月 2013
    三月 2013
    一月 2013
    八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妄想求海物語
    島嶼拼圖 布農畫曆
    島嶼拼圖 走進海洋
    歐北Run
    歐北來前鎮在地小旅行
    歐北來極限定
    歐北來樹屋
    歐北來漂流講堂
    歐北來環遊世界前哨戰
    歐北來瘋年祭
    歐北來移動部落
    歐北來移動部落
    歐北來說學逗唱分享講座

    RSS 訂閱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