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聽話
參加活動:妄想求海物語2018 我們從四面八方,被大海帶來這個地方。密密麻麻的交織在這一刻,探索著一切已知或是未知的事物。雖然我們過去並不熟識,但是在交流的瞬間,我們在意識更深的層次,已經交換彼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 🔨敲掉固化的牆🔨 其實這次的旅程,並沒有給自己過多的期待,很單純只是想要更加熟識自然,那些早被人類所遺棄的古老生活方式。可是阿,當你如此期待,老天爺越是要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禮物。其實本身並不喜歡與人交流,以前會覺得自己是不擅長。內心總是有許多批判與自我,看待著這個世界。 . 就像是獨自坐在高塔上,感嘆著孤獨,卻不願意走下來。 . 這次旅程一次面對10幾位團員,頓時覺得壓力很大,平常就是一個在家接案的廢宅,一次面對那麼多人,內心的自我批判便浮現出來,然後眼睛看著別人的缺點與弱點,好讓自己覺得更好一點。這樣真的是一件非常卑弊的行為阿!可是後來我發現,當我願意走出去與人交流時,有許多僵化的部分開始融化。 "歐~原來別人也有一樣的困擾!" "歐~原來這件事別人也有一樣的看法,大家也會耍笨" . 突然時時緊逼的自己,好像有一個喘息的空間。藉由大家的觀點,讓自己不再繼續鑽牛角尖,放過自己的同時,也放過別人。 . 在這過程中也看到自己,真的好久沒有跟別人好好聊天了。好像在密閉的房間突然開了窗,吹進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前總是有許多綁住自己的理由 . "自己很蹩腳沒有什麼可以分享的!" "阿~以前好像講過很失禮的話,我一定不擅長溝通。" "那就不要跟別人聊天好了,少做少錯。" . 但是我現在才發現,這跟下海一樣,一開始一定都是有點驚慌失措的,唯有穩住自己,後面才會越來越順。而且當個在低處聆聽別人的分享也沒有什麼不好,不要逼自己當個可以一直分享的人。 . 🐟環環相扣,人與海的親密關係🐟 最令我驚訝的是~我看到兩座不同時期的石滬,可以完全感受到那人與自然緊密的關係。在紅羅罩所修理的石滬,光溜溜的只有石頭,死氣沉沉。但是望安北部的破滬,卻是充滿生機,魚群悠游其中,珊瑚遍布四處。匠師說,石滬最後還要依賴珊瑚把每個石頭緊密的連在一起,才算最終的型態。不僅會感慨以前的人們與自然間的親密關係,互利共生。而越來越便利的科技,卻把自然推開,只剩下剝削與掠奪,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失根的蘭花,文化的信仰在何方?🥀 這幾天的過程中,看見紅羅罩的八音的緣起,閒暇之餘一群人傳承著悠揚的古樂,樂於與我們這些台灣小孩分享。離鄉背井到台灣念書,才發現澎湖石滬文化的珍貴,進而回鄉讓更多石滬匠師挺身而出。而我,我所成長的家鄉阿,有什麼文化呢? . 我說不出任何答案,掏空腦袋,還是沒有半句話。我可以說著蘭嶼文化的精神,澎湖石滬匠師的想法,但是我卻不了解居住地的任何一切。庸庸碌碌的追逐著更遠更遠的遠方,好像聽完他們的故事,就有扎根的地方。 . 我羨慕起這些緊密的關係,那些超脫金錢價值之外的關係。我佩服這些人的堅持,佩服他們無私的奉獻,那些源自於生活中的一些記憶片刻,微小卻閃閃發光。那些看似沒什麼的回憶,就是扎根的肥沃土壤,以畫面、味道與觸覺,滋養著我們成長。回過頭才發現,我們急著掙脫的,那就是故鄉。 . 🌊大海的融解🌊 在這七天,大海融化了每個人的殼,赤裸裸的承接著恐懼、喜悅、驚喜、與靈魂。大海融化了僵硬,大海讓我們情緒更容易流動,浪花滔著我們,從此端滔向彼端。讓我們一次次的死掉,再次的的重生,直到我們發現彼此是某個層面的靈魂伴侶。支持著彼此在這七天蛻變,變成更好的人。謝謝大家參與了我的人生,也感謝您們讓我品嘗你們的歷練。 . 因為這次的課程分享,我好像懂一點什麼是"施比受更有福",能給才知道自己有多富裕,因為你們我相信自己擁有好多好多。最後~我愛你們,謝謝你們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 回到人間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不能穿著褲子在海裡尿尿,懶的洗澡,好想隨時躺地上睡覺........。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uthor參加過歐北來的活動之家人們的心得 Archives
八月 2018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