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沛慈
參加活動:妄想求海物語2018 終於交出來ㄉ感想: 在一開頭想要謝謝歐北來的存在!你們的文章一直以來引導/引響了我很多人生價值觀,對於自然的事情也是從看你們的文章啟蒙的!所以老實說看到阿菊和亦琳本人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阿阿阿(感動流淚! 這次的妄想求海物與某方面來說就像我的成年禮一樣,從在機車後座看到的風景、對於大海的認識、和不同人的對話和互動……歷經了好多的第一次,對於這個台灣最大的離島的認識不再只是單純的海鮮多多、玄武岩、雙心石滬,而是和夥伴們/當地居民的交流與陪伴中串連起每個像珍珠般閃閃發光的感動瞬間。食物/海洋/人情是其中的基本元素。 對於大海其實一直以來都是陌生的,在此之前最接近她的時候頂多是在畢業旅行時看著其他人塗著厚厚的防曬乳在海邊拍照而我在岸邊讓海浪來回拍打腳踝罷了,對她的瞭解非常的片面。所以在看到此活動文案的我不禁反思:對ㄟ!為什麼身為海島島民的我卻和孕育無數生命大海如此的疏離ㄋ?是我參加的最大契機。 在這幾天感受到大海媽媽滿滿的生命力,有時我會用仰漂的方式試著讓自己的肉體和大海合而為一感受她一波波如心跳般的海流,那是平靜祥和的;但到游向馬鞍山的那段旅途中海流的力量對我來說卻變得好無情,大海是那樣的雄偉無垠,而置身在她其中的我就如同小浮萍一般想挑戰她卻時常力不從心。當下真的感受到自己和海洋相對比是如此渺小的存在阿! 在感受她廣闊偉大的同時也看到了她的憂愁—海漂垃圾,不論是海岸線或望安的小丘都無一倖免。當下看到其實是非常難過的,但其實也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難過上,就是因為看過大海媽媽美麗的一面,所以就算知道自己的力量只有一點點也還是希望能為她做些什麼。 這幾天另外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關於人與人的連結。 在望安小丘遇到的率直的阿嬤、在東垵做饅頭時認識的阿秋阿嬤還有在土刀家附近鄰居看到也會隨口問候個兩三句,這些在望安人眼中可能只是再正常不過的人際交流,卻讓我這個在都市叢林長大的女孩感到好溫暖好溫暖ㄛ!在都市裡雖然人口密度很高,但彼此心的連結往往是疏離的。也進而反思其實我也是和在地沒什麼連結的都市人口之一啊! 又因為看到當地廟宇總是蓋得特別輝煌讓我對台灣的廟宇文化和民間信仰產生極大的興趣(家中沒什麼在拜拜)但是我竟然對家中附近有哪些廟宇一概不知,意識到這點的我因而感到非常羞愧地在最近這個禮拜三不五時就在附近巷弄散步慢慢去認識我家附近的廟宇的位置,觀察/欣賞著每間廟宇的外觀/擺設/神民的神情……。 看歸看,但因為家中沒什麼在拜拜,所以對廟宇/拜拜文化我完全是菜鳥!所以在這裡也順便誠徵如果你或你有朋友蠻了解廟宇文化或常拜拜的人都歡迎當我的廟宇嚮導ㄛ!(如果你在別的縣市我也很樂意去你所在的地方廟宇ㄛ!) 在這裡想要特別感謝以下幾位夥伴: 我最愛的巴豆兄妹(我們的暱稱哈哈)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讓我好快樂好快樂!也因為常常跟你們在一起讓我用不同的角度看很多不同的事情,最愛你們了! 梅子媽讓我能那麼快樂的和小朋友們玩在一起,妳是我的模範媽媽榜樣! 天空的石頭總是用溫柔的聲音理性的和我聊了很多面向的事情。 阿夢,我總覺得和妳講話就很放心哈哈哈可以想講什麼就講什麼。 阿源,能剛好遇到中山社會的學長真的讓我很驚喜也很開心! 希望我們有緣可以在澎湖的海上再度相遇ㄛ!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uthor參加過歐北來的活動之家人們的心得 Archives
八月 2018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