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北來屏東隨記》
颱風警報發佈的那天,住在泰武鄉的山腰間,雨好大,這是第一次在颱風來臨之際離山那麼近,不斷跳電再跳電。就在不久前還聽著居住在永久屋聚落裡的人們說著舊部落的故事,住了好久好久的地方,就在不當的人為開發導致地質改變,不到幾十年的時間就不能住人了。 「我們的家不是只要有一個可以『待著」的地方就好,應該要有溪流、有山林、有動物,但已經回不去了。」魯凱族人說起了那閉上眼睛都還會看見的「家」。 不知道阿禮部落中唯二長久居住的大哥順利下山了沒? 海拔一千多公尺的聚落,沿途還要經過兩個大崩壁,一台車能夠通過的距離,搖下左邊的窗小心翼翼的確認左前胎穩穩的還在路面上,頭伸出去的下方就是懸崖。 一進到部落之中,原以為因為颱風關係,僅剩的唯二長久居民早以先行下了山,沒想到,他還守著家園。 「大哥,你不下山嗎?颱風不是要來了,這樣來得及下去嗎?」 那神聖的頁岩,撐起了千年來的居所,卻也在外力因素下摧毀家園,「不是我們不下山,是我們住了這麼久都沒事,為什麼現在卻需要下山?」 大哥跟我們走在部落之中,一路上沒有特別說上什麼話,就是笑笑著跟著,「很久沒人上山來了呢!」這是我在下山前,他跟我說的倒數第二句。 「再見。」最後一句,他笑笑的揮揮手,我不知道下一次再見是什麼時候。 總是談環境破壞,感覺離人類願意付出同理心的「規準」太遙遠。 所以我現在跟你說的是人啊,你的一舉一動牽動到的是跟你一樣身為「人類」的物種啊,更別談對環境敏感度更高的動植物們。無論是多小的物種,縱使只是一個眼睛看不見的分子消失,對於生態系的影響超乎想像。 走的愈深,有愛,也有沈重。 常說台灣的美不會只有一種形式,想像著在自己出生前就消失的雲豹,優雅的躍動在山林之間獵捕的模樣。 美麗與哀愁,這些哀愁如果是所謂現代美麗的代價,真的太高太高。 落成不久的新伊拉大橋(谷川大橋),聯結起的已經不是道路而已,而是另一道「平衡、共存」在這個時代裡艱難的挑戰。 雨下的心慌,祈禱在山谷中的人們一切安好,我還要再去聽你們說故事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不定時更新發文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Archives
三月 2019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