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可回收,舊材新造」零浪費的創意專車開向臺南各個角落 「最讓我感動的是,有這麼多良善的心集結在一起,無關乎利益,只為了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工研院串連國內數家知名紡織大廠台南企業、和明紡織及宏遠興業等及學術單位,透過產學研究資源,一起聯手打造「布可回收,舊材新造」行動專車。車上載著縫紉機、各家廠商捐出的餘布以及各種縫紉工具,再配上一名打版師,就是一個行動縫紉教室。「布可回收,舊材新造」行動專車將開到全台各個角落,推廣舊衣料再創新花樣,從回收開始逆轉快時尚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近年來,工研院嘗試以科技創新投入社會公益活動,妃平則是機能服飾時尚設計生態系的執行者,也是將台灣知名紡織大廠和學術單位串連起來的幕後推手,造就難得的官產學研合作。這些紡織廠商本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但這一次,沒有人計較利益,只為了成就一件有意義的事。 於是在今年十月,「布可回收,舊材新造」捐出70本布書作為生活輔具給伊甸基金會的慢飛天使,早療兒童因為發展較為遲緩,綁鞋帶、扣紐扣等動作必須不斷重複學習,將廢布料做成一本本練習用的布書,能夠幫助他們更輕鬆地學習。這樣的美意是由許多良善的心串起,從廠商捐出布料,設計系學生縫製,再由社區媽媽收尾,妃平說:「每次將布書的半成品從一站帶到下一站時都非常感動,這樣的合作真的不容易。」 為早療兒童製作生活輔具的想法並不是我們在思考舊布料再生議題時會立刻想到的作法,這樣創新的作法其實全是因為妃平一年多前成為了媽媽,孩子一出生時他在產台上掉下眼淚,太好了,孩子健康地來到這個世界。 「有些人並不是這麼幸運,但他們同樣是上天給的禮物,我開始思考可以怎麼幫助他們。」妃平說。於是,在坐月子的那段時間,許多參與計劃的人都到醫院和他開會、一起腦力激盪,即使躺在床上,仍然不斷思考著如何運用每個單位和企業的資源,讓慢飛天使飛得更高更遠。 「見微知著,是我在這些計畫中學到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能力給予,不管是多麼小的事情,在這過程中也可以更認識自己。」妃平提起在一次用舊布料作畫的活動中,台南企業的打版師像個孩子一樣,用碎布沾取顏料創作,在紡織業工作好幾十年,卻從來不知道布也可以這樣玩。 也許「給予」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自己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價值,接觸自己從來沒想過的事,只要把人擺在對的位置上,一個良善的心再串起一個良善的心,有能力給予的人,也是願意張開雙臂接收新事物的人。 「機能服飾時尚設計生態系」https://youtu.be/6En7VGt6QEE
【庫存布再生(一)】台灣第一個庫存布料展示示範場域 【庫存布再生(二)】零浪費的創意專車開向各個角落 【庫存布再生(三)】不只是飯店—老爺行旅的七迌人 【庫存布再生(四)】不只是飯店—人生就像乒乓不斷過招 【庫存布再生(五)】不只是飯店—用趣味談廢料再生 - 作者 黃于洋 基本上居無定所,四海為家,但是說自己是旅居柏林的文字工作者好像聽起來比較厲害。感興趣的議題太多,又特別喜歡邊散步邊做白日夢,沒有時間覺得無聊。 2012年時誤入歧途,共同創辦「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歐北來團隊」,合著《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2014年出版個人著作《路過,這個世界教我的事》。個人網站:yuyanghuang.com,寫些奇怪的想法和不著邊際的文字。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不定時更新發文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Archives
三月 2019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