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北來在地特搜》基隆 - 神明的匠師 走進基隆安樂區的新崙社區裡,還未抵達目的地,已經聽見高亢渾厚的「嗩吶」聲。「如果北管團是神明的樂師,徐文樟老師就是神明的匠師。」風尚旅行社帶路人,魏兆廷為基隆指路。 「每到雞籠中元祭,大街小巷都聽得到北管奏樂的聲音,不敢說全部,但我做的嗩吶至少都會在裡面。」今年九十歲,身體依然硬朗的徐文樟老師製作嗩吶超過上萬支,全台各地都有客戶遠道而來向他訂製手工打造的「神明樂器」。 年輕時做遍各行各業,從農夫到打石工人,再從打石工人到礦工,直到六十一歲才接觸嗩吶,意外開啟了精彩的第二人生。 隨著老師進入位於地下室的小小自製工作室之中,所有工具一應俱全。一隻好的嗩吶很費工,鋸木頭後批成條狀、鑽孔、再以自製的圓弧形刨刀鑿空,「這裡面空了之後要對光看,厚度沒有完全一致就會走音。」原本行走較為緩慢的徐文樟老師,一坐進工作室中,頓時朝氣滿溢。「還有這個蘆葦的吹嘴,煮過曬乾之後還有一個『眉角』,就是要等到有露水的夜晚『凍露水』後,才會更穩定。」徐文樟老師毫不吝嗇的分享前來購買的人一致認同他的嗩吶聲音「最大腹」(飽滿宏亮)的關鍵祕密。 高齡九十歲的老師,示範嗩吶製作時,口中不斷念念有詞,「做事情跟做人一樣,要專心致志,馬虎不得。就像你的嗩吶好不好,吹過的人就會知道。」徐文樟老師指向角落邊一箱箱的嗩吶骨幹,「我知道自己快走了,以後來憑弔的人都可以拿走一支,神明給我這項技藝,我也要當禮物留給大家。」 站在「即將成為歷史」的現場,搭配渾圓宏亮的嗩吶聲,神明樂師背後最重要的推手,還在基隆用盡全力地綻放生命最美的火光。 基隆款款行: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21100018111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不定時更新發文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Archives
十一月 2018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