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北來特派- 島人》成功漁港遇見最年輕的鏢魚手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兩年前由公視出品的一個紀錄片「戰浪」?戰浪花了兩年的時間拍攝台灣特殊的「鏢旗魚」的漁法,以及碩果僅存的旗魚手們是如何與東北季風搏鬥的站上船首的鏢魚台,舉起重達十幾公斤的魚鏢,瞄準旗魚將牠們帶回港裡,求一個養家活口的簡單心願。 最近參加了由中華鯨豚協會舉辦的「海洋游學---成功鎮的故事之旅」活動。其中一段時間,我們去參觀了成功魚巿場的拍賣活動。拍賣在星期一到六下午大約一點多開始,確切的時間也是看進港的漁船當天漁獲豐不豐碩;漁獲多時就會晚一點開始,漁獲少時就早一點。我們是在參觀完成功漁港,看見滿地的鬼頭刀、旗魚後,遇到在港邊的他。他,是台灣現在最年輕的鏢旗魚手,那天下午,他才剛出港作業回來趕著兩點半的拍賣,漁獲是四條旗魚。 如果沒有中華鯨豚協會工作的朋友介紹,他看起來就和一般的大學生沒有兩樣;誰知道朋友一開口就介紹他是鏢手,讓我們一群人嚇了一跳,開始好奇的砲轟他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他耐心的回答著我們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他今年22歲,因為喜歡海,跟著船長爸爸跑船學習已經六、七年了,從一開始暈船、打雜,到現在已經能站上船頭的鏢台上鏢旗魚。他說成功這地方第二年輕的鏢手是37歲,其他的鏢手都年紀半百了,而最年輕與次之的年歲差距竟然有十幾歲。他說沒有人願意學習如何鏢旗魚了,這項漁法或者該說技藝要漸漸的消失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他笑著說:「我告訴你,這工作真不是人幹的!」看著大家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坐完兩個小時的賞鯨船後臉色發青,我想很多人一定很同意這工作真不是人幹的。 今年的「流水」不好,鬼頭刀量不多,吃鬼頭刀的旗魚也少了。他望著遠方和我們說,眼神裡流露些許的無奈,但突然眼神又亮了起來,稍微激動的和我們說:「你們知道嗎?不只是流水的問題,成功漁港還有滿多船使用流刺網,你們看到港口邊那黑色布蓋著的就是流刺漁網。這些漁網放下去後,鬼頭刀被這些漁網往外慢慢推出去了,鬼頭刀不會接近,我們捕旗魚也變困難了。你們問我想不想禁用流刺網,當然想啊!但每個人都需要養家活口,不使用漁刺網那這些漁民要怎麼養家活口?如果能有相關的輔導和配套才好。」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辦法和他多聊就離開了。聽過很多青年返鄉務農,但第一次遇到「留洋」的青年。短短的幾分鐘裡,我看見他眼神裡閃爍的光,暗暗佩服他願意做一份「不是人幹的工作」的勇氣。如果哪天你在下午的時間路過成功漁港,進去晃晃看你能不能遇到台灣最年輕的鏢手吧。 - 【作者簡介】 島人。Islander,兩人小團隊,喜歡旅行,喜歡海洋,喜歡分享。所以我們用旅行豐富短暫人生,用潛水擁抱藍色星球,用故事散發正面能量。透過文字和影像分享旅行、島嶼和大海間的故事。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不定時更新發文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Archives
十一月 2018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