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北來在地特搜》
海島在艱困的生存條件下,為求平安而產生特有的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景色,在馬祖依然不變。「我們這裡在神明出巡時,一定要有鼓板樂隊,如果沒有,乾脆不要辦了。」牛角村老村長曹常永為馬祖鼓板樂創始會員之一,說起這馬祖極具地方特色的音樂文化。 鼓板樂由大鑼、小鑼、大鈸、小鈸和狼帳(長筒鼓)組成,「以前先民來到這座島嶼時,從中國大陸那邊一起帶過來的,通常是在迎神賽會時出現。」同樣為創始會員的劉玉清大哥介紹。馬祖四鄉五島的村莊皆有鼓板樂的存在,其特色不盡相同,「嚴格來說馬祖的鼓板樂是從牛角(現復興村)開始,然後再慢慢傳出去的,」牛角鼓板樂特色為攻擊性、節奏強烈,北竿節奏快速有如戲曲開場的鬧場節奏,東引輕快花俏,馬港則有唯一的女性鼓樂隊。 「鼓板樂可以說是馬祖的根,而且是馬祖人共同的記憶。」曹常永老村長憶起到桃園馬祖人移居的聚落演出時,鄉親們一聞鼓聲響起,紛紛因思鄉而淚下沾襟。「有一個老鄉還跑來抓住我的手說,這是故鄉的聲音啊!!!」從而得知鼓板樂在馬祖人的生活記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雖說如此,現今因時代轉換,傳統樂曲吸引不了年輕人的參與,「我們現在鼓板樂是千歲俱樂部了。」擔心未來這故鄉聲音在自己的土地上消失,老村長與友人們積極參與教學,「但是經費不足真的是很大的隱憂。」 在這全球化時代之下,如何保存地方極具特色的生活樣貌,皆是在地居民需要共同努力的課題,「如果真實的東西留不下,只剩下記憶,失去根之後就會忘記自己是誰。」曹老村長擦拭著手中的長筒鼓,期許未來能有更多傳承的種子,一起留存這來自故鄉的聲音。 你的家鄉呢?那些你習以為常,卻已經站在消失邊緣的記憶。 成為歷史與站在歷史的邊緣,僅,一步之遙。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不定時更新發文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Archives
三月 2019
Categories
全部
|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