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最新消息
  • OBL TEAM 歐北來團隊
    • Experience 經歷
  • OBL TOUR 島嶼拼圖
  • Limited Tour 歐北來極限定
    • 2018 Summer
    • 2017 Summer
    • 2016 Winter
  • Feedback 參與者心得
  • BLOG 故事在路上
  • WORKS 完成專案
    • 2018 Penghu Arts Festival菊島微型藝術祭-大風吹
    • Bunun農地農用
    • Tree House 歐北來樹屋:靠!原來這樣也能活
    • Publishing 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
    • Renaissance Taiwan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OBL Nomads 歐北來移動部落 >
      • 移動部落大小事
  • Film影像紀錄
  • Store
    • Product 產品
    • Activity 活動
  • CONTACT與我們聯絡
OBLTAIWAN

《歐北來特派- 島人。Islander》澳洲生態旅遊的藝術-在環保與開發間找出一個公平的點

7/21/2014

0 Comments

 
Picture
《歐北來特派- 島人。Islander》

澳洲生態旅遊的藝術-在環保與開發間找出一個公平的點

台東美麗灣、宜蘭蜜月灣、澎湖賭場或最近爆紅的蘭嶼小七......在台灣,這種為了發展觀光而開發的案子層出不窮,在這小小的寶島上一齣接著一齣,不斷地上演、再上演......

我想這種事件不會只發生在台灣,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在台灣,很容易就被分成極端的兩派,就像政治非藍即綠的無底洞一樣。環保人士為了捍衛美麗的土地和環境反對開發,政商財團為了發展經濟和權益想要把土地剷平。

其實兩派人馬都沒有什麼對或錯,我也相信出發點都是為了台灣好。沒必要指責彼此的自私,說保護環境是為了子子孫孫、說開發建設是為了促進更多就業機會,講白了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想要有乾淨、美麗的地方居住,自己想要有優渥、富裕的生活,彼此對人生的價值觀和想法不同罷了。

我當然希望美麗的土地能不被開發,保留她原始的樣貌和純淨,但我也很期望這片美麗的土地或海洋能和許多人分享、看見或體驗,一起感受這座寶島美好的一切。

到底在環保和開發之間,能不能找到一個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

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在澳洲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我就以在澳洲聖靈群島和大堡礁的觀光為例子,和大家分享這裡是怎麼經營觀光旅遊這塊產業。

首先,聖靈群島是一個超級觀光化的地方,以通往聖靈群島門戶的小鎮艾爾麗沙灘(Airlie Beach)來說,小小的一個地方,就有上百家背包客棧、飯店、度假村…港口內外也停了幾百條船,跑著各式各樣的行程。另外,聖靈群島當中的許多小島上也都蓋了碼頭、度假村,甚至其中最觀光化的漢米爾頓島(Hamilton Island)更有無數間的高級飯店和度假村,也擁有自己的港口、機場、醫院、學校、銀行和郵局……

而在群島外的大堡礁,距離最近的Bait Reef有三家過夜潛水帆船和一家一日遊的潛水船固定帶遊客在這裡做水上、水下活動,而附近的Hardy Reef更有一家業者放著一個超大型的海上平台,每天接送上百個遊客在這裡進行活動。

在這裡,澳洲政府和業者該開發的、該建設的一樣都沒有少,和全世界許多觀光地方相比,甚至多出了非常非常非常多。

以昆士蘭政府的統計數字來說,每年造訪聖靈群島的遊客量約60萬人、貢獻約6億澳幣的消費,等於說平均每個月有5萬人、每天有1667個觀光客在這裡出沒,而這些人平均每個人會在這裡待上5.8天,並消費1000澳幣(約台幣28000元)。

澳洲政府和業者大賺遊客錢、大發觀光財是完全毫不客氣、毫不手軟的。

當然,昆士蘭州宜人、溫暖的氣候是天時,而聖靈群島和大堡礁的天然環境和生態是地利,再搭配上澳洲人經營永續生態旅遊、全體共贏的的觀念和價值觀更是重要的人和。

澳洲人經營觀光會把行銷和包裝做得很好,比如說前幾年紅爆全世界、大家搶著應徵的「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工作地點就是在漢米爾頓島。如果有去過漢米爾頓島就會知道,其實在島上工作是很棒沒錯,但也沒有到全世界最棒的程度,到過聖靈群島的沙灘也會知道,沙灘很白很美沒錯,但有更多地方的沙灘不輸這裡的,到過大堡礁潛水更會知道,水底下魚很多生態很豐富沒錯,但光東南亞甚至台灣的許多潛點就把大堡礁完全打死了。

這就是澳洲行銷和包裝做得厲害的地方,把自己美麗的天然資源優勢放大、再放大,大聲地告訴全世界的人,澳洲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大堡礁、大石頭、大洋路的圖片不斷烙印在許多人的腦海中,成為許多人「此生必遊」的景點之一。

然後,把全世界的人吸引來了之後不是就這麼算了。

這背後除了有完善的硬體設備之外,還有澳洲政府很嚴格、龜毛的規定和規範。比如說,我剛上船工作沒多久,某個船長就丟了一台Ipad給我,要我把裡頭有一本昆士蘭州的觀光和潛水的法規看完(類似台灣水上遊憩法),他直接給了下馬威說:「如果你沒按照PADI(國際潛水系統)的規範走,頂多被除去教學資格。但萬一你違反了昆士蘭州的法規,嚴重是會被捉去關的!」

又或者,某次船在行駛中客人喝完的飲料罐飛進海裡,船長會把船停下來、回頭,然後要我們跳下海去把飲料罐撿上船。因為把垃圾丟進海中,依法是違規的、依理是對海洋生態不好的、依客人觀感也是不OK的。

所以,絕大多數的澳洲業者都會乖乖地遵守龜毛的規定走,不會想偷雞。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為了保障他們自身的利益,也保障客人安全,更是保護當地的天然資源,讓所有人都可以永續地利用、共享這一切。

除此之外,澳洲人也尊重原本生活在當地的當地人。

比如說聖靈群島上住著許多原住民,這些原住民的居住環境是不能帶遊客進去的。當地漁民當然可以捕魚、釣魚人也可釣魚,只是必須遵守政府所劃分的區域,可以使用的漁具和捕魚方式、可以捕的種類、大小和數量(參照下圖)。然後,哪裡可以下錨、哪裡不行,哪裡可以排放船上廁所廢水,哪裡需要申請許可…等等。

這樣詳細、龜毛、複雜的程度絕對不是像台灣目前規劃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那樣,在茫茫的海圖上畫一個正方形方格,說這裡是國家公園,然後再畫一個小方格,說方格內禁漁,違規的話罰新台幣三萬塊這麼簡單就解決的。

澳洲人發展觀光、開發土地、振興經濟,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該開發的用力開發;澳洲人做生態旅遊、保護環境、永續利用,也不是嘴巴上講講罷了,該保護的盡全力守護。他們非常用心、相當龜毛、極度詳細、超級認真地在看待、經營觀光這份無煙囪產業。

當然,環保人士舉著布條上街抗議的戲碼也會在澳洲上演,只是,在吵鬧之後,澳洲人似乎更有智慧地在環保和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對多數人公平並可以接受的平衡點。

台灣和澳洲比起來雖然和鼻屎一樣小,但觀光產業的天時和地利其實都有,而且相當豐富。

到底,我們台灣什麼時候可以在爭取自己利益的同時,站在與自己不同聲音的立場多想一點?

到底,我們台灣有沒有機會可以在環保與開發間的對立中,找出對多數人都公平且可以接受的平衡點?

經營永續的生態旅遊,台灣人,我們需要人和!

-

【作者簡介】
島人,兩人小團隊,喜歡旅行,喜歡海洋,喜歡分享。所以我們用旅行豐富短暫人生,用潛水擁抱藍色星球,用故事散發正面能量。透過文字和影像分享旅行、島嶼和大海間的故事。
http://dwhy0929.blogspot.com.au/2014/07/blog-post.html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不定時更新發文

    只要用心就能發現,台灣最美的角落,就在身邊

    ●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Archives

    三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九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九月 2013
    三月 2013
    九月 2012

    Categories

    全部
    2018菊島微型藝術祭「大風吹」
    歐北來10
    歐北來10
    歐北來camera
    歐北來camera
    歐北來人物誌
    歐北來嚴選
    歐北來團隊
    歐北來團隊
    歐北來在地特蒐
    歐北來在地特蒐
    歐北來報導
    歐北來報導
    歐北來島嶼拼圖
    歐北來快報
    歐北來旅行日記
    歐北來旅行日記
    歐北來極限定
    歐北來樹屋
    歐北來特派
    歐北來碎碎念
    歐北來碎碎念
    歐北來透可
    歐北來透可
    歐北來阿達
    歐北來魚羊
    歐北來魚羊

    RSS 訂閱

Copyright © 2012 obl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